上海股票配资官网_股票配资正规平台_股票配资官网申请
股票配资官网申请

你的位置:上海股票配资官网_股票配资正规平台_股票配资官网申请 > 股票配资官网申请 > 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 1971年毛主席出门散步,为何会问警卫队长:你们的枪里有子弹吗?

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 1971年毛主席出门散步,为何会问警卫队长:你们的枪里有子弹吗?

发布日期:2025-02-05 23:52    点击次数:144

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 1971年毛主席出门散步,为何会问警卫队长:你们的枪里有子弹吗?

1971年10月份的一天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已经78岁的毛主席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感到屋子里非常憋闷,便打算出去散散步。然而就在临出门前,毛主席突然叫住警卫队长陈长江,问他:“现在警卫人员是不是都有配枪?”

陈长江有些疑惑,但还是回答道:“他们都有配枪的。”毛主席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那他们的枪里都有子弹吗?”

毛主席和工作人员

听到这话,陈长江心里一震,因为毛主席虽然注重安全方面的问题,但他从来不会问得这么细致。至于警卫员的枪里有没有子弹,毛主席更是提都不会提。

因为从井冈山时期开始,一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始终都在强调要和人民在一起,不能脱离群众,因此他很反感身边的警卫员和战士们真枪实弹的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问陈长江这个问题呢?毛主席说的这句话背后有何深意呢?

陈长江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

1950年10月,陈长江所在的部队得到消息,上级将从苏北军区挑选五六个人前往北京警卫部队。此次挑选警卫人员十分严格,一共有12项标准,直到多年后陈长江还记得其中有这么几条:

第一、苦大仇深;

第二、要历史清楚,社会关系不能太复杂,忠于革命,积极向上;

第三、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

第四、能吃苦、不怕死,坚决服从上级命令;

第五、在党内担任党小组或者支部委员以上的职务。

按照这些条件部队进行了十分严格的筛选,陈长江非常幸运的被选上。

不久后陈长江等6个人来到苏北军区所在地扬州,3天后他们又被送往南京军区集训了一段时间。直到11月底,陈长江等人乘坐火车前往北京,被编入中央警卫师3团12连当警卫战士。

1951年1月,陈长江因为表现出色被编入中央警卫1团1营,正式进入中南海担负警卫党中央书记处的任务。

陈长江回忆说:“一连是直接保卫毛主席;二连管刘少奇、朱德;三连管周总理。我被分配到一连,领导在调我和另外两个战士的时候,曾告诉我们:一连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直接保卫毛主席驻地和外出时的安全。”

陈长江听领导这么说,心里既激动又紧张,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站岗,好好放哨,好好执勤,完成好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任务。

1952年4月的一天上午,毛主席在工作了一个通宵后出来散步。此时陈长江正在丰泽园后门站岗,他看到毛主席走过来立即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和他打招呼,并问道:“你是哪里人啊?”

毛主席

陈长江回答道:“我是江……”还没等陈长江说完,毛主席就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说:“我听你的口音是苏北如皋、海安附近的人?”陈长江点点头,说:“是的,主席,我是江苏海安人。”

毛主席继续说:

“你们那个地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打的仗比较多。抗日战争时期,陈老总打的黄桥战斗打得很好。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消灭了敌军5万多人,有两战就是在海安地区打的,挫败了敌人的进攻。”

毛主席稍微停顿了一下,又问陈长江:“聊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陈长江回答道:“回主席的话,我叫陈长江。”

毛主席一听这个名字瞬间笑着说:“你这个名字好啊,中国的第一大江,你说了以后我就能经常记住了。”

毛主席又详细询问起陈长江家里的情况,陈长江一一回答:“解放前,家里的条件十分困难,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交租来维持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遇到灾荒年就更没办法生活了。我从11岁开始给地区打长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我们那个地区不仅仅是我们一家,还有不少人家都是这种情况。”

毛主席问:“那现在怎么样呢?”陈长江高兴地说:“现在的生活好多了,自1947年土改后,我们家分到了14亩地、3间瓦房,还有牲口、农具等,我弟弟妹妹都上学了。”

毛主席听后十分满意,说:“敌人不甘心失败,又在朝鲜发动了战争。”陈长江说:“主席,朝鲜战争您亲自将岸英送到了前线,他为朝鲜人民的解放而牺牲了,他的事迹家喻户晓,很感人。”

毛主席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为抗美援朝,我们牺牲了很多英雄儿女。”陈长江知道自己提到毛主席的伤心事,便说:“我们一定要打败敌人,为牺牲的烈士们报仇!”

听到陈长江这么说,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是啊,我们要提高警惕,要将敌人打败,更要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时间在两人的交谈中一点点流逝,陈长江也从刚开始的拘谨变得十分自然。毛主席笑着说:“好了好了,我该回去休息了。你是哨兵,也该继续为人民服务了!”说完便摆摆手转身离开。

望着毛主席远去的背影,陈长江内心感到无比幸福。

陈长江替毛主席“解围”

1954年12月,毛主席对在丰泽园值班的卫士们说:“你们每年都轮流回家,一方面探亲,一方面帮我了解农村的征购、合作社、农民群众的生活情况。路费都由我负责,谁回来了,记得和我汇报一下农村的情况。”

1955年5月14日,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前给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全体同志讲话时,明确警卫中队有三项任务:警卫、调查和学文化。

毛主席说:“你们都是干保卫工作的,平时保卫我,出门的时候你们跟着我。现在给你们增加一项调查工作,做好这份工作,对党、对中央都是有好处的,对我也有好处,你们同意不同意?”

警卫团的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同意!”毛主席接着说:“你们回家,要将农村的真实情况告诉我,要谦虚,尊重老百姓、尊重你们的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要说自己是毛主席派来的。”

毛主席把这次讲话中有关搞好调查研究的要求,亲笔写下《出差守则》:

一、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

二、态度:不要摆架子;

三、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好处;

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

五、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

从这以后,利用探亲的机会回乡进行农村调查,便成了警卫员的一项日常工作,陈长江也是其中一个。

1958年4月,毛主席到安徽农村视察,专列停在蚌埠车站。主席经常白天下乡,晚上回到列车上休息,或者找当地的干部进行谈话。

毛主席和陈长江

一次,毛主席在会见了一批客人后,分别和客人合影留念。照完相后,主席坐在藤椅上没有动,而是朝陈长江摆了摆手,示意他过来。陈长江连忙走到毛主席的面前,问:“主席,有什么事吗?”

毛主席说:“长江,来来来,咱们俩合个影,留个纪念。”陈长江一听高兴极了,当即站在主席身旁笑着看向镜头。侯波举起相机,为陈长江和毛主席照了一张以专列车厢为背景的照片。

1961年上庐山前,专列快要抵达常州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对陈长江说:“长江啊,到你家乡了,给你15天的时间,回家乡了解一下农村的情况。我现在上庐山,等你调查完直接上庐山,我在庐山等你。”

15天后,陈长江赶到庐山,向毛主席汇报了家乡的情况。当陈长江讲到农村办食堂有困难,住得分散,老人和小孩吃不到一起的时候。毛主席说:“上海那么大的地方,只有30%的人中午吃集体食堂。农村更不行,好多领导都说办食堂好,不切实际,这是要改的,办事一定要结合实际!”

毛主席和群众们

1966年8月的一天傍晚,喧闹的大街上突然爆发出高亢且激动的欢呼声,原来是出门散步的毛主席被群众包围了。正在吃饭的陈长江知道这件事后心急如焚,毛主席多在外停留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陈长江当即集合几十名训练有素的战士,带着他们飞快地冲出中南海西门,他们刚出门就看见毛主席被数以万计的群众围在中间。

陈长江当机立断,找了一处人群比较薄弱的位置,以他为头上前分开群众,身后的战士们则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人”字形的雁队。随后陈长江等人切入人群当中,挤到毛主席的面前。

由于毛主席只是出门散步,因此身边只有警卫员小王和护士小吴两个人。大家很是着急,担心毛主席会遇到危险,但主席却坦然自若地和伸过来的一双双手相握,和凑上来的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交谈。

焦急万分的陈长江想让毛主席赶快离开,但主席却不愿意,还想向不断涌来的群众问些什么。

接待站的同志们见人越来越多,便请毛主席登上报喜台。毛主席站得更高,能看见主席的人也越来越多,主席看着面前欢呼的群众,微笑地向他们招手示意。

成千上万的百姓朝毛主席涌来,“毛主席万岁”的声浪也响彻云霄。

毛主席笑着向群众挥手,向他们致意,大声地说:“同志们好!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

陈长江很清楚,只要毛主席在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群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哪里就会出现欢呼激动的高潮,哪里就会出现拥挤,有时候更是可怕的拥挤。

就在这个时候后续部队赶到了,他们将人群开出一条窄窄的过道。陈长江抓住时机,簇拥着毛主席走下台来,奋力冲出人群,回到中南海。

陈长江回过头看着那些跟着自己去的战士们,个个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毛主席看着陈长江等人的模样,笑着说:“要不是你们来解围,我回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毛主席游泳

毛主席问陈长江:你们的枪里都有子弹吗?

陈长江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后,发现主席非常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喜欢淋浴和擦澡,他每天都会让卫士给自己身上擦一擦。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喜欢太阳浴,太阳很好的时候,他就穿个短裤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爬山和游泳也是毛主席的最爱,他喜欢在波涛滚滚的大江大海中游泳,也经常鼓励大家,特别是青年人到江河湖海里去游泳,去锻炼,在和自然的搏斗中认识自然,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陈长江记得毛主席曾这样说过:“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锻炼意志。”

为了确保安全,毛主席每次游泳的时候,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陈长江都要和一些警卫人员先下水试水,察看水情,包括水温、清洁程度等等。

1966年上半年,毛主席一直不在北京,他先后到上海、杭州、南昌、长沙等地调查研究。7月16日,毛主席从武汉下长江,在滚滚激流中畅游15公里,历时75分钟。

陈长江回忆说:“毛主席回到北京,只在丰泽园住了两三天的时间,他觉得刚修过的房子住起来不舒服,于是便来到中南海游泳池的更衣间住了起来。”

1970年8月19日下午,专列抵达南昌,毛主席准备在这里停一下,然后再上庐山。到达庐山后,在庐山管理局人员的引导下,陈长江等人检查了毛主席的住处,布置了警戒,还去查看了毛主席准备游泳的山顶的庐山水库。

毛主席一到庐山就直奔水库,连为他安排的住处都没有去。陈长江见状当即报告说:“主席,山下虽然很热,但山上很凉,温差比较大,简直相差了一个季节。”

毛主席已经迫不及待地运动腿腰,为下水做好充足的准备,并用和蔼的语气说:“水凉没关系,凉点游起来还很舒服呢!”毛主席下水后,陈长江等警卫员紧紧跟在他的前后左右,毛主席一游就游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落山。

随着庐山会议的进程,汪东兴及时向警卫分队传达了会议的主要情况,并嘱咐陈长江:“你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值班的干部和哨兵都要注意点,加强责任心,部队也要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

1971年8月中旬,中央办公厅和中央警卫局向陈长江布置了毛主席外出南方随行警卫的任务,并要他们迅速做好准备。专列抵达武汉的时候,毛主席主持了4次会议,并于8月28日到达湖南长沙。

陈长江说:“毛主席这次来长沙,不像之前那样出去走走,而是召集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党、政、军负责人来开会,来谈话。”

8月31日,专列抵达南昌。毛主席刚住下就找江西、福建、江苏等省的有关负责人谈话。

当时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在距离南昌50多公里的五七干校劳动,毛主席十分关心她的情况,并向了解情况的人问起她的情况。不过由于毛主席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最终抱着遗憾离开了南昌。

9月3日,专列抵达杭州,主席住在西湖边上的刘庄1号楼。陈长江还是照常布置警戒,查看周围环境。

10月份的一天,毛主席忙完一天的工作准备出去散步,陈长江像往常一样,寸步不离地跟在毛主席的身后。毛主席走到门口,看到哨兵后问:“长江啊,你们哨兵都有配枪吗?”

陈长江点点头,说:“有的,每位哨兵都配枪的。”毛主席继续问:“那你们的枪里有没有子弹?”听毛主席这样问,陈长江不由得一惊,因为毛主席这句话有些反常。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向不喜欢警卫布置上那种荷枪实弹,戒备森严、摆架子的做法。一般来说警卫分队不仅人数要尽可能地少,连穿着也有研究。哨兵大多身着便装,不带明枪,只有短枪。

毛主席面前的这个便衣哨兵两手空空,就像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一般。但熟悉情况的毛主席一眼望去,就知道这位哨兵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警卫战士。

陈长江(后排左三)

对于执行警卫任务的哨兵带不带武器弹药这个方面的问题,在陈长江的印象中毛主席是很少在意的,也没有问过,更别说问枪里有没有子弹的问题。因为毛主席对自己的安全可以说是从来没有担心过什么,他对警卫战士的忠诚和能力也是完全相信的。

因此对毛主席的突然提问,陈长江是有些意外的,不过他还是回答说:“带了的,他们不仅有手枪,还带了冲锋枪和机关枪呢!子弹也有很多,敌人来一百两百,我们都能对付得了!”

毛主席听了陈长江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还是要提高警惕。”紧接着便沿着院里的林荫小道一步步慢慢地走着……

毛主席批评高富有:你敢要一支,我撤了你的职!

其实在此之前,毛主席对自己警卫的工作装备要求是比较低的。

1947年陈赓在前线打了胜仗,缴获了不少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国民党在装备方面要比我军好得多,因此怎么处置这些武器,令陈赓十分发愁。

陈赓

不久后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发起又一轮进攻,党中央为了部署作战计划以及未来的方向,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间隙,陈赓见到了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高富有,便朝他招招手说:“小高啊,你过来一下。”

高富有一脸疑惑地来到陈赓面前,说:“陈司令,您找我有什么事吗?”陈赓说:“小高,你们警卫团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啊?”

高富有说:“我们警卫团也就十几个人吧,但装备都不是太好,只有12挺机关枪,24支冲锋枪。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有一支短枪,另外就是大刀了,大刀也是每人一把。”

陈赓听了高富有的话瞬间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大刀每人一把,那就说明枪不怎么样。紧接着高富有说:“我们虽然一人有一支手枪,但有些手枪是打不响的,有些手枪没有子弹。”

陈赓大方地说:“这样吧,我们前不久缴获了不少美式卡宾枪,给你送来150支,够用吗?”高富有高兴地说:“够,当然够用!不过我虽然很愿意要,但这件事我是做不了主的。”

高富有

陈赓有些疑惑地说:“怎么了?是要向你们团长请示吗?”高富有摇了摇头,说:“不是的,团长肯定会同意,就怕毛主席不同意我们要这些枪。”

陈赓一听是毛主席不同意,连忙说:“这好办,你就交给我吧!”

此时的毛主席、周恩来和任弼时正在门前的窑洞里交谈,陈赓走上前对毛主席说:“李得胜同志,我想给手枪连一人一支卡宾枪。”

毛主席看了高富有一眼,问他:“陈赓给你枪,你要吗?”高富有不敢说话。

毛主席继续说:

“你们缺枪,但不能从他们手上要。那些枪是人家从敌人的手中缴获而来的,要枪要向敌人要。人家天天打仗,好武器在他们手里才有用出,咱们这里又打不了打仗,要那么好的装备干什么?”

陈赓说:“可是我已经发电报让部队送过来了。”毛主席生气地说:“你敢!”这次连陈赓也不敢吭声了。

接下来毛主席面向高富有,说:“你敢要一支,我就撤了你的职!”

高富有说:“可是要好的装备也是为了保护您啊!”毛主席说:“我的安全我心里有数,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能要他们的枪。”高富有只好点点头,答应下来。

毛主席时时刻刻都在为前线的战士们着想,他知道战士们比自己更需要这些装备。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完全将自己的安危抛之脑后。

毛主席之前一直没有问过警卫人员的配备以及枪支弹药的问题,因此当他向陈长江提问“是不是每位战士都配有枪支,配发子弹”的时候,陈长江才会如此震惊。

其实毛主席会提出这一问题也是能够理解的,当时国内局势还不稳定配资专业在线配资炒股,敌人也潜伏在暗处。毛主席提出这一问题,说明他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